小泳衣坐拥数百亿市场(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运动休闲意识增强,泳装生产和销售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自主品牌建设等都取得显著变化。
在我国,已出现辽宁兴城、福建晋江、浙江义乌三大泳装生产基地,年产泳装4.2亿件,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0%,其中销往国内市场约为2亿件。
来自中国各地服装界、泳装界相关人士分析认为,中国有13亿人口,目前还没有达到人均一件泳衣的消费量,未来十年泳装消费将出现持续大幅增长势头。
外资投资最新热点
去年,首届中国(葫芦岛兴城)国际泳装文化节上,中国泳装受到海外客商青睐,外资大举进军中国泳装产业。当时,共签约24个购销贸易协议,协议额1.7亿美元;签约23个投资项目协议,投资额203亿元人民币。
“俄罗斯市场上的泳装90%来自中国,德国市场上的泳装80%来自中国,中国泳装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在不断扩大。”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高级工程师郭宏钧等专家表示,国际市场对中国产泳装需求十分强劲。
据介绍,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从中国增加了泳装进口量。西班牙是世界泳装消费大国之一,2007年以来,中国成为西班牙泳装市场五大主要供应国之一,市场占有率为36.4%,约相当于4500万欧元。中国泳装因质量上乘、价格合理,深受国际市场欢迎。去年中国生产泳装4.2亿件,约有50%以上出口。
福建省晋江市是中国泳装另一个重要基地。去年上半年,晋江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荷兰、德国、美国等国,其中服装出口货值4.6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0%,以泳装、内衣为主。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等专家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泳装生产大国,泳装产量占世界的70%。,表明中国泳装产业已成为外资投资新热点。
俄罗斯IGORGILITSKIY公司负责人说,中国产的泳装,产品设计非常符合俄罗斯市场,他们带着62万元美金来订购产品。
九成市场在中小企业手中
纵观目前我国泳装行业,9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数不胜数的中小企业所占据,但也正是由于其小,调整生产方向的机动性相当强,应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也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占尽先机。
“按价定质”已是我国泳装行业中小企业普遍遵循的一条“潜规则”。由于这类企业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质量问题考虑得少。他们更关注直接见面的下游批发商、经销商的需求。
“船小好调头”,中小型泳装生产企业每一批次产品生产量都不大。原材料基本上是随用随采购,就没有面料库存的烦恼。某一款式泳装热销了,立即加班加点赶制这款泳装。另一款泳装滞销,马上停产。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多变的生产经营模式,让中小型泳装生产企业在泳装市场上独领风骚数十年。
但不得不提的是,其中存在的剽窃品牌泳装设计的行为以及低价泳装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却是一直被人们所鄙夷,也是消费者投诉最多的原因之一。
不做贴牌生存得更好
“多亏当时没贴牌,否则早就死定了。”葫芦岛锦蓉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士军回顾从小作坊到大公司的创业历程,感慨颇多。
像锦蓉制衣一样,近年来葫芦岛许多泳装企业坚持培育自己的品牌,提高研发设计能力,勇于开拓国际市场,在金融危机中不仅没有停产,反而获得大量订单,绝境逢生。
据介绍,仅以葫芦岛市为例,当地泳装产业共有注册商标89个,有3家公司成功并购了国外知名泳装品牌,涌现出“蝶姿”、“凯迪龙”、“波尼士”等一批深受国际市场欢迎的知名品牌。
配套产业链生机勃勃
一件小小的泳装,很轻,但亿万套的泳装累加起来,它的分量就很重。
小商品大市场,再加上与之配套或相关的产业,如聚氨酯产业、机械制造产业甚至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不下千亿的产值,数十万计的就业,泳装产业便能够担当起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任。
以葫芦岛市为例,当地将泳装生产作为经济发展一个重要引擎。在上游,拥有“中国聚氨酯产业基地”,发展泳装产业的“染整、经编、氨纶、锦纶”等产品,产业链条完备。其次,在设计方面,有研发设计中心,鼓励企业和设计师投资创业。在销售方面,又提供物流商务中心、产品检验中心、资本运营中心、人才培育中心等。只要有企业入驻这些行业,都会成为泳装产业链上的不可缺少的一项配套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