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泳装消费量约为2亿件,约占世界泳装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一。预计未来十年,我国泳装消费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成为我国服装行业增长幅度最大的产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运动休闲意识增强,泳装生产和销售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自主品牌建设等都取得显著变化。我国已出现辽宁兴城、福建晋江、浙江义乌三大泳装生产基地,直接从业人员近20万人,年产泳装4.2亿件,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9.7%,其中销往国内市场约为2亿件。
来自中国各地服装界、泳装界相关人士分析认为,中国有13亿人口,目前还没有达到人均一件泳衣的消费量,未来十年泳装消费将出现持续大幅增长势头。调查显示,35岁至44岁年龄段的人群,喜欢浪漫的海滨旅游和日常游泳健身,是泳装最主要的消费人群。
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些优秀泳装设计师同时还表示,由于泳装代表了最前卫的时尚,也是青春与美丽的象征,因此15至34岁的年轻人也是泳装最主要的潜在消费者。海阔天蓝,沙滩上身着各式泳装的泳者,成为海边一道最靓丽的风景。时尚泳装诞生百年多来,在全球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尚大潮。
泳装消费人群受年龄影响较大,45至54岁年龄段的人群,对泳装需求显著下降,55岁以后的老年人不再如此热衷时尚,泳装也渐渐淡出他们的目光。
据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高级工程师郭宏钧介绍,中国大多数消费者都是一年更换一次泳装,少数消费者两年更换一次,这与欧美地区等发达国家的消费观念明显不同,在国际市场,泳装往往是以打为销售单位,泳装已成为快时尚产品,消费量较大。另外,国外泳装以比基尼款式居多,而中国多以连体、分体或泳装裙居多,与比基尼相比,用料较多,成本也相对较高,从某种程度上讲,传统的消费观念制约了国内泳装市场的发展。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中国温泉产业的快速发展,温泉泳装将成为泳装产业新宠,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消费能力的逐步提升,泳装消费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天气、季节影响,不再是衣柜里的匆匆过客,可能成为人们四季必备服饰之一。葫芦岛市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将泳装年产量提高到3亿件,销售收入达300亿元,泳装产品实现由中低档向中高档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