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装商贸网展会频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国内 » 正文

2012中国纺织服装国际贸易:挑战与谋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1-05  来源:网络  作者:不详
核心提示:时至年末,与去年的此刻相比,我们的心情或许有所不同。这一年,欧美经济的复苏未如想象般迅速,一些新的冲击却始料未及地袭来,英美两国制

时至年末,与去年的此刻相比,我们的心情或许有所不同。这一年,欧美经济的复苏未如想象般迅速,一些新的冲击却始料未及地袭来,英美两国制造业的加速回流,中日纺织贸易的“钓鱼岛”风险,这些因素使本不明朗的外部市场形势又蒙阴影。所幸的是,挑战与机会总是相伴而来,俄罗斯入世的出口新机遇,东南亚国家的招商引资“橄榄枝”,皆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于是,我们看到更多的企业转变竞争模式,在新的市场上寻找机会,收获希望。

美英两国酝酿纺织业复苏大计

新闻回顾

在今年8月举行的伦敦奥运会上,美国奥运代表队制服全部由中国服装工厂生产一事在当地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美国制造”的服装在国际舞台的缺席,无不令美国纺织服装界人士感到遗憾,该国政府为此提出了支持制造业重建的一系列方案。

无独有偶,继美国加速推动制造业回归之后,英国政府也有所动作。11月2日,一场主题为“新黎明——重建英国纺织制造业”的会议在伦敦召开。除了产业层面传递出积极信号外,该国政府还希望在英国就业形势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纺织业的重建能在5年内创造20万个就业机会。

编辑点评

在经济持续低迷的时期,美国和英国的纺织服装业复兴计划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即带动更多就业。但由于其产业多年来的持续萎缩,两国对进口纺织品服装存在深度依赖,要想在短时间之内让纺织业重获生机并非易事。美国数十年的“限制配额和高税率”政策,以及服装采购商对低劳动力成本生产企业的青睐,迫使许多本土制造商已习惯于转向海外市场;此外,英国纺织业能否在终端产品上做到自给自足,在专业人才培育上的缺失能否得到改善,这些问题或许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制约着两国纺织业的复苏步伐。

 
分享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