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暖,泳衣的需求量增大,现在日加工泳衣1000件。”说话的叫曹阳。今年36岁的曹阳是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镇黑山窑后村人,她凭着聪明才智,白手起家,与妹妹携手办起泳衣加工厂,闯出了一条致富新路。
初中毕业的曹阳因家庭困难,去北戴河帮助亲戚卖泳衣。夏季,她每天骑着自行车顶着毒辣的太阳奔波于取货送货的路上,一干就是十年。她是个有心人,在打工历程中,她细心琢磨泳衣销售的每一个流程环节,心中有了盘算。
2003年初,曹阳带着妹妹曹楠,不顾父母反对,带着多年积蓄和借来的钱,毅然去北京闯荡。她看中了客流多、位置好的天意批发商场,在商场买下一个摊位做批发泳衣的生意。姐妹俩租住在简陋的地下室,将就一点简单的饭菜,看着生意有了起色,心里甜滋滋的。然而,那一年非典侵袭全国,她俩的生意一下子跌入谷底,有时一天一单生意也没有。当接到父母招之回家的电话时,姐妹俩流泪了,在这个无助的时侯,她俩多想回到父母身边,但她俩还是互相鼓励,支撑着岌岌可危的生意。非典结束了,生意也逐渐有了起色,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又给了她们致命一击。库房进水,一夜之间十多万元刚进的货物全部被水淹泡,姐妹俩抱头痛哭。困难过去了,姐妹俩重拾信心,诚实守信、热情服务,摊位的规模越做越大,还从家乡招聘了6名年轻人来北京看摊。
为了打出自己的品牌,她俩决定由妹妹留在北京看摊,姐姐回家建厂,承揽儿童泳衣和成人泳裤的加工,同时照顾日渐年老的父母。
2005年,曹阳回家乡张罗办加工厂,借助亲戚家闲置的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投资3万元,买来机器、布料,干起了泳衣加工。由于经验不足,第一批泳衣产品不适合人体工程学,面料全部白搭了。坚强的曹阳没有气馁,她借助书籍、电脑认真学习,一个程序一个程序地实践。剪布料买不起案子,已经怀孕的她趴跪在地上练习裁剪,经过数百次的试验,终于做出了质量合格的泳衣,发到妹妹的店里供不应求,那一刻,所有的艰辛都换成了欣慰的泪水。
生意好起来了,曹阳利用父母家的庭院和从邻居处买来的老院落,投资70万元建起了一座三层楼的锐领时尚制衣有限公司,并吸引了本村及周边村20多名妇女就业,每人每月有近2000元的收入。为了提高技能,曹阳经常利用互联网学习,还多次外出考察泳衣市场,新颖的泳衣款式成为国内泳装市场的引领。
去年,她还给泳衣注册了“锐·super牛”商标,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韩国、伊朗等地,年出口5万件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