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装商贸网展会频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国内 » 正文

提升企业内生动力创新发展辽宁服装 推动服装行业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5-08  来源:网络  作者:不详
核心提示:  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冯德虎  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冯德虎出席辽宁省服装大会暨三届二次理事会,并做重要讲话。冯德虎副

  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冯德虎

  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冯德虎出席辽宁省服装大会暨三届二次理事会,并做重要讲话。冯德虎副会长对辽宁省服装协会一年来的工作及为行业作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对全国服装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对今后辽宁省服装协会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冯德虎副会长表示:2012年,行业受到外需不振、内需增长趋缓、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服装行业进入调整转型期,增速放缓,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压力。但是,全行业通过努力创新,依然实现了两个市场增长的不易成绩。从全国服装行业的发展状况方面来看,全年服装内销增长,增幅放缓。

  2012年重点零售企业服装销售额同比增长约8.1%,比2011年同期下降12%。全年CPI为2.6%,规模以上企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仅为2.1%,全国服装类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9%,衣着类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3.1%,其中服装价格幅度上涨了3.3%。三四线市场的大众消费,对2012年内销市场的增长形成支撑作用。2012年全国重点服装市场成交额达到1496.14亿元,同比增长20.67%。

  2011--2012年服装行业部分企业所出现的库存问题,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客观的分析,部分服装企业的"库存"反映了企业经营中的问题,但借助经济回暖、需

  求回升,特别是企业一系列的调整措施,2012年三季度以来,服装企业库存问题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

  据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购用户规模达2.47亿人,同比增长21.7%,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64.7%,已经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艾瑞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服装网络购物市场预计交易规模约为3188.8亿元,整体实现55.6%左右的年增长,大大高于实体店服装零售的增长。

  从出口来看,据统计,中国服装出口数量连续下滑。1-2月累计下滑到11.4%,出口金额同比出现了负增长。进入3季度后,在国家出台促外贸增长的措施以及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出口形势好转。

  传统市场总份额下降,新兴市场增长迅速。2012年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香港传统市场的出口金额总计962.39亿美元,同比下降3.21%,占全国服装总出口的60.09%,份额减少4.8%。出口量达到了160.94亿件,同比下降4.96%,占全国服装总出口数量的55.67%,份额减少2.28%。

  从出口订单转移方面来看,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刚性增长,棉花等纺织原材料价格过高,东南亚国家在劳动力、汇率、出口优惠关税等方面的优势日益突出,部分采购商不断把生产订单转移到东南亚、东欧、拉美等国家。商务部数据显示,优势龙头企业的出口增幅较大,其中出口排名前20家的服装企业的总出口额同比增长了33.6%。2012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下的小企业数量减少了1.06%,而出口超过1亿的企业数量增长了3.85%,出口额总额同比提高了5.2%,企业数量增加了3.85%,可以看出,出口订单向大企业集中。

  从生产总量来看,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增速放缓,规模以下企业产量有所减少,服装总产量与2011年基本持平。

  东部地区增速较慢,中西部地区增速较快,东北三省快速增长,产业继续由东部沿海向其他地区转移。

  从效益来看,向两极分化趋势。规模以上企业整体盈利水平平稳,亏损面逐渐缩窄;规模以下企业各项指标下滑明显;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不断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从业人员数量下降,劳动生产率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际完成投资2610.92亿元,与2011年同比增长25.97%,增幅下降了15%。新开工项目与2011年同比降幅收窄,显示行业景气开始回升。

  会上,冯会长对辽宁省服装行业的发展也做了分析,充分肯定辽宁服装行业的发展劲头,2013年,虽然全球经济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有望出现温和复苏势头,辽宁服装行业的发展态势也将处于稳步上升趋势。

  冯会长对今年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企业围绕提高品质、提高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上下功夫,提升企业的内生动力,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整合供应链,推动服装行业有条不紊的发展。

  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蔺晓刚

  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蔺晓刚出席了辽宁省服装大会暨三届二次理事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省服装协会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我省服装行业的发展情况,介绍了省政府支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分析服装行业发展情况时,蔺晓刚副主任认为,从全省纺织行业(包括化纤行业)来看,服装规模以上的企业户数和主营业务的收入占全行业60%,出口交货值占全行业83.5%,是全省纺织行业的主力军;从经济发展速度上看,2012年全省服装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只有8.1%,低于全省纺织行业(包括化纤行业)2.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工业1.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增幅也略低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增速是近几年来最低的;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上看,利润增长36%,利税增长29.8%,增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快的;从出口看,出口交货值增速达到12.6%高于全省1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服装行业9.6个百分点,出口的情况相对来说影响不大;从产量上看到,增长了45%,达到6.22亿件,量的增长较快,但是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1.4%相比较,不难看出我们的服装价格不高;从发展的特点上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拉动作用明显。被列为全省重点产业集群的普兰店西装、葫芦岛泳装、海城的裤装、佟二堡皮革皮草等四大服装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37.3%,是带动全省服装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二是要实施国字号命名的战略,推动区域品牌建设。近年来,葫芦岛"中国泳装名城"、海城西柳"中国裤业名镇"和"中国棉服名镇"、普兰店"中国西装名城"、佟二堡"中国皮革皮草服装名镇"、瓦房店"中国装饰流苏名城"先后得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服装协会命名。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共有182个纺织产业集群获得命名,我省有7个,排在第六位,去年国家举办的十周年表彰会上,得到了中国服装协会的充分肯定。对于加强集群的宣传和扩大影响力打造区域品牌,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没有这几年的大力推进,我们的服装行业可能大大落后了。三是营销手段多元化,网销模式迅速崛起,大杨YOUSOKU(优搜酷),桑扶兰、思凡、葫芦岛泳装等品牌网销量不断扩大。其中葫芦岛泳装网销比例达到27%,两年时间发展网商2700家。可以说在销售模式创新方面,我们还是比较超前的,这和年轻的企业家迅速的成长和发展是离不开的。四是定制服装越来越多,追求个性、时尚、专有成为发展的趋势,大杨集团的YOUSOKU中10%是定制,沈阳的丰雷全部是定制,葫芦岛的凯森蒙,大连的碧海等企业定制发展的都很快。服装定制提高了质量和服务水平,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介绍省政府扶持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时,蔺晓刚副主任强调,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我们很多企业可能不太了解,由省经信委负责实施的,与我们行业相关的有11项。从企业技术改造、产业集群发展、企业并购、引进海外先进适用技术等方面均有政府相关政策扶持。近年来,我们服装企业享受政策不多,仅有兴城泳装和普兰店西装享受到对接会和展销会的补贴,葫芦岛德容和辽宁久隆制衣享受到并购专项资金支持,与其他行业比,比重比较低。希望企业家们在这方面高度重视,多争取,勤跟踪,做好相关工作。

  最后,蔺晓刚副主任对今年协会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扩大内需的战略,特别是新四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为消费品提供重大的机遇,大力实施五项工程,加快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发挥品牌效应,树立诚信观念,打造企业新形象推动全省服装行业稳步、健康发展;二是做好产品的创新、升级工作,规模化经营减少成本,集群式推进;三是利用好相关扶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四是打好基础搞好品牌,在精、特、新、优上下功夫,五是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改革完善管理机制、体制。促进企业更健康有序的发展。

 
分享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赞助商链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