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日本泳装生产企业的危机感正在加强。泳装销售自1997、1998年达到高峰之后一路走低,市场规模逐渐缩小。一些女装生产销售企业表示,如果还是延续过去的思路和做法,泳装的销售规模难以维持。因此,泳装生产企业开始积极寻找对策,如加大高科技材料的使用、开发新品牌、新业态、开拓海外市场等。业内人士认为,泳装市场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并且影响到面料生产企业的产品开发。
时尚泳装市场新版图正在形成
尽管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泳装业界权威人士称,2008年的女性泳装市场总规模约为210亿日元,仅为高峰期的4成左右。10年来,百货店的泳装销售滑坡现象严重。从2001年开始,百货店泳装销售额持续走低,2008年的降幅更是超过10%。2001年,泳装年销售额超过1亿日元的百货店有22家,2008年仅为5家。2001年销售额过亿元的百货店的女式泳装销售额在7年间减少了62%。
造成百货店泳装销售额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它业态的崛起。10年来,市场占有率明显扩大的有泳装连锁店三爱、服装商厦丸井和综合超市永旺,3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了10%以上。百货店的客户群体逐渐分散,职业女性和青年女性更愿意到服装商厦、车站商厦以及精品屋等业态中购置泳装。年轻女性和职业女性一直是泳装的主要消费群体,也是各零售企业竞争最激烈的目标顾客,三爱、丸井和永旺展开了空前的顾客争夺战,一些中小型的泳装零售企业也加入了竞争者的行列。
泳装零售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在于专业性。业内人士称,如果企业不能对生产、销售企业直接负责,零售企业很难生存,而百货店泳装销售的滑坡正是因为沿用了传统的代销形式。可以说,有了百货店的教训后,今后泳装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有必要在自主经营上下工夫。
三爱:积极开拓新的顾客群体
作为一家服装生产企业,三爱公司提出了“泳装的三爱”的口号,每年夏天要在日本各地开设100个左右的卖场。从顾客分布上看,三爱的顾客不仅包括10岁至30岁的青少年,而且涵盖了中年女性顾客。但是三爱并不满足,认为“有必要开拓新的顾客群体”,2009年推出了面向60岁以上老年顾客的新品牌。
三爱公司泳装事业部负责泳装的批发和零售业务,今年推出的“三爱泳装乐园”和“百货店泳装店中店”等业态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然而,由于百货店的泳装销售规模缩小,三爱的泳装批发业务面临着一定困难。公司首脑认为,如果不能针对市场变化调整商品结构,三爱将面临销售额滑坡的风险,因此提出了通过创建新品牌拓展顾客群的构想。
新品牌命名为“SUMINE”,主要针对年龄在60岁以上的爱美老年顾客。据介绍,SUMINE在产品设计上根据老年人的体形进行了调整,而且销售期不限于夏季,初步考虑“夏季在泳装卖场,秋冬在体育用品卖场”的销售模式。新品牌泳装全部在日本国内生产,售价在每件1.7万日元左右,计划3年内销售收入达到1亿日元,面向百货店的批发业务将成为左右该项业务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