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
炎炎夏日,游泳消暑成了市民最喜爱的休闲方式之一,泳衣随之成了市场上热销的产品。然而,近来频频有消费者向本报反映,泳衣价格千差万别,面料也各有不同,作为普通消费者不知该如何选择。
本期观察员:
消费者:高女士(热爱运动的时尚女性)
专家:赵琪(太原市消协副秘书长)
看市场:
带着广大消费者的疑问,昨日,记者随本期市场观察员对省城泳衣市场进行走访。
在省城解放南路某专营运动商品商城的一家店面,高女士看上一套售价98元的粉蓝色比基尼,她向店员询问:“我可以试试吗?”店员非常客气地拒绝了她的请求,并声明:“我们经销的泳衣质量没问题,从来不让顾客试穿。”
之后走过的四五家店铺,除了一家泳衣装卖店允许试穿外,其余各家店的导购都明确拒绝了高女士的试穿要求,甚至还有的说试穿“没必要”“从来没人试过”。“泳衣购买前的试穿很有必要,试穿主要是为了感受松紧程度。过紧、过松、压迫感较强的泳装都不适宜购买。”赵琪称。
除了试穿不容易实施外,对于让消费者迷茫的泳衣面料问题,也几乎没有一家的店员能给高女士做出明确解释。赵琪边走边介绍,国际上公认的泳衣面料标准是使用氨纶和锦纶交织并达到48针的密度,其中氨纶含量18%-20%,锦纶80%。在一家泳衣专卖店中,高女士向店员请教一套售价70元的粉红色泳衣用的什么面料、有没有达到相关要求时,店员含糊地答道:“是什么面料也说不清楚,但是,您放心这种面料就是很好的,保证经久耐穿。”
泳衣尺码该怎么选择?是不是应该向许多人说的那样,选择小一号,紧一些避免走光尴尬?高女士继续提出疑问,店员附和道:“您说得对!泳衣都是‘买紧不买松’,穿得紧才安全。”一旁的赵琪悄悄摇头,低声说道:“太紧的泳衣会限制穿着者的活动,影响运动的舒适性,还是应该选择号码合适的泳衣。”说门道:
赵琪告诉记者,没到夏天总少不了接到一些关于泳衣质量的消费投诉:有的消费者穿上泳衣泳裤后皮肤过敏;有的泳衣肩带、泳裤皮筋带断裂,差点儿走光,造成不小尴尬。
鉴于泳衣销售人员有关泳装知识有限的现状,赵琪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泳衣时不要贪图便宜购买过于低价和路边游商兜售的泳衣产品,要选择经营规范、有信誉的购物地点选购泳衣;多看泳衣的成分标签等;购买前要试穿,选择泳衣的首要原则是“舒适”与“贴身”;最好不要选择拼接较多的泳装款式,并仔细检查搭扣、吊带、系绳等细节处的牢固程度;孩子应买穿脱容易的分体款式泳装,避免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