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对于兴城市注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年份。这一年,发展开始提速,城市形象、实力、活力、竞争力显著提高,人口吸纳能力、产业聚集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
兴城市委五届十四次全会的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预计到年底,全市GDP完成58亿元,增长2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4亿元,增长4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亿元,增长4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0亿元,增长19.5%。
这是兴城市今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和对比增幅,也许它不足以和发达县市相比,但它最简明、最雄辩地证明兴城正在重振雄风。
经营城市的理念激发了兴城太多的活力,让兴城人焕发了朝气。“农业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三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一定会让兴城厚积薄发,兴城实现跨越不会久远。
环境好了,招商项目多起来
12月18日是兴隆大家庭在兴城开业的日子。当天,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董事长李维龙接受采访时说,兴隆大家庭作为兴城市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从项目的筹建到开业,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在21家连锁店中是用时最短的。
从李维龙轻松的话语中,记者读到了他的自信,而这份自信来源于兴城,来源于兴城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营造的“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开业当天的火爆给了李维龙更多的信心,他说,选择了兴城就是选择了成功,他要将企业在兴城做大做强。兴隆大家庭仅仅是兴城招商引资的一个项目,很多有识之士都看到了兴城的未来,争相选择在兴城市投资兴业。
其实,兴城人心里最清楚,经营城市的思路就是为兴城的未来打基础,蓄能量。有了梧桐树,何愁引不来金凤凰?
两年前,兴城市中心城区以南10公里处还是一片默默无闻的荒滩,今天的临海产业区便矗立在这里。园区的发展规模从年初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6平方公里,起步区已完成4平方公里“七通一平”6平方公里的土石方回填,并启动了港口建设,以港口建设带动园区建设,以园区建设促进工业、服务业发展。目前产业区共落户项目42个,总投资达到75亿元;开工项目22个,总投资19.3亿元。其中,哈尔滨红光锅炉风电塔架项目已建成投产,首批产品已交客户,成为园区内首个当年引进、当年建设、当年产生效益的企业。
记者在兴城采访时,兴城市委书记孙志浩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从国家发改委传来喜讯,徐大堡核电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同意前期工作的复函,这标志着总投资267亿元的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到150亿千瓦时,实现产值60亿元,利税10亿元,可直接带动3000多人就业。
兴城市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和项目支撑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打造以泳装产业集群、能源产业基地、机械设备制造和新型建材产业为主的综合性生态型产业园区。兴城有自信:到2015年,兴城市将会进入全省工业强县行列。
形象变了,旅游开发热起来
“城、泉、山、海、岛”是兴城的五大旅游景观,纵观全国,如兴城这样同时拥有如此得天独厚旅游资源的并不多见。
兴城古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是唯一一座方形卫城。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落后,开发力度不够,旅游空间狭小等因素,不仅影响了古城的形象,也制约了兴城旅游业的发展。如今,古城四街亮化、城楼修缮等项目已经实施,兴城古城保护开发项目正在运作中。一系列指日可待的开发和运作,将使古城“修旧如故”的同时焕发现代气息,真正成为人们旅游首选地。
兴城的温泉有着1300多年的开发历史,作为丰富而独特的资源,越来越受人关注。然而基于多种原因,兴城温泉一直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始终满足不了人们追求时尚、休闲、高档的需求。
11月10日,对于兴城来讲是喜庆的一天,总投资10亿元、占地500亩的广东天沐集团温泉旅游度假区项目正式签约。依照国家4A级以上旅游风景区标准,以温泉旅游为核心,一个集休闲度假、康体保健、商务会议、人文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流度假旅游区不久就会与游人见面。
温泉的开发一锤定音,觉华岛旅游度假区自从被列入我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后,寻求发展的步伐一刻也未停歇。同济大学正在完善规划方案,“海上仙都,生态佛岛”让人期待。今年,兴城市修建了首山路,城区道路直通国家森林公园首山脚下。
自然因素给了兴城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兴城明白,旅游产业需要更好的经营。
在兴城市旅游局,记者得到这样的消息,目前兴城市正在积极运作海水项目的招商工作,引进海水极地馆和海水娱乐城项目,改变兴城旅游有淡旺季局面,真正将旅游业打造成长富于民的产业。
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兴城市旅游业的接待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目前,兴城市有家庭宾馆300家、社会宾馆299家、星级宾馆9家,总床位达63400张,有近3万人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今年,兴城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4亿元。
“大旅游”的概念一定会开拓旅游的大市场,必然给兴城市带来大振兴。相信,经过兴城人的苦心经营,兴城的旅游产业一定会被打造成经济支柱,成为兴城市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保障多了,百姓生活乐起来
兴城市“经营城市”的终极目标是让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兴城正以坚定的信心和百倍的努力向这个目标迈进。
兴城市的领导班子利用资源和优势,努力改善民生,将兴城打造成宜居城市。在他们看来,宜居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优质的基础设施、完善的配套服务、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谐的居住氛围,能够舒舒服服地生活。他们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将经营城市获取的资金用在城市的美化、亮化、绿化上,用在河道治理和道路交通上,用在地下管网的改造上,从百姓的生活质量出发来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多层次、全方位关注百姓生活,最大化地满足居住者多样化、个性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兴城人民。
经营城市的收益还用于社会各项事业投入,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今年,兴城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进一步提高城乡社会保障能力,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参合率达到95%。在教育事业方面,全面启动了“双高普九”工作,新建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同时,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民大学堂和农家书屋。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补贴兑付率达到100%。
改变刚刚开始,跨越还需努力。要想百姓生活无忧,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兴城市将全力推进重点民生工程,把就业作为民生之首,让百姓有活儿干,有钱赚;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社保体系,稳固推进社会养老保险的扩面工作;抓好扶贫帮困,重点做好城乡困难家庭、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孤寡残幼等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解决好基本住房、大病就医、子女上学和冬季取暖等实际困难;进一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农村五保等社会救助制度,继续提高全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抓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以布局调整、资源整合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速推进城乡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百姓的就医条件。
兴城迈着坚定的步伐前行,每一步都让兴城人民看到了希望。他们越来越爱这座城市,把自己的血脉与这座城市的命运连在一起,把自己的梦想与这座城市的未来连在一起,他们希望用双手推动城市的发展。
兴城的崛起承载了太多人的期盼,希望与责任把兴城推上了时代的潮头。
“十一五”即将完美收官,“十二五”即将整装出发,兴城市的发展又迎来了关键时刻。相信有真抓实干的领导班子,有积极进取的兴城人民,兴城一定会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