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访了本市的几家商场、超市,发现泳衣质量价格悬殊,良莠不齐,还有些游泳馆内的小店销售的泳装为“三无”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请听报道。
在几家大型商场里,记者看到这里最便宜的泳衣价格基本也都要100多元,贵的要4、5百元,而更高档一些的泳衣甚至要上千元。尽管价格悬殊,但材质基本没有差别。一名销售员告诉记者,正规合格的泳衣必须在吊牌上注明B类可直接接触皮肤的字样,并标有一等合格品以及生产厂家的电话等信息。
实况:(B类是直接接触皮肤,对皮肤不会有过敏,一定要有这个标识,没有这个是不合格的。一等品是肯定要有的,厂名、厂址,没这个属于三无。)
商场里的泳衣大多符合这一规定,但在一些超市里情况就有些鱼龙混杂,记者在淞虹路上的一家大型超市的泳装区看到,一款泳衣,只有价格,其他信息全都没有,此外,有好几款泳衣虽然吊牌写着雨初泳衣,并标上了产地义乌,但超市的价签上却写着夏艳泳衣,产地则成了浙江金华。
而一些儿童泳装的吊牌更加混乱,有的只有英文标签,市民张女士说,标识不清,让她不敢买,
实况:(那是很不清楚啊,没有中文的。面料有没有什么甲醛的,我不敢买了。)
而在一个游泳池的体育用品店内,记者发现货架上悬挂着大量泳衣、泳镜、救生圈等物品基本都没有吊牌。当被问及这些泳装产品是否合格,老板回答不上来,但称他已经卖了好多年,进货时就没有吊牌。
实况:(这个小孩游泳衣游泳库有些有有些没的,记:为什么没有中文标签的?销:我进来就是这样的,我们不管中文英文的。记:那可不可以接触皮肤是B类吗?销:我卖到现在近10年了,没这种的。记:合格证啥有吗?销:这啥一等品二等品我也回答不了你。)
记者注意到虽然这类游泳馆内的小店所售的泳装基本为三无产品,但由于价格低廉,很多市民对此并不在意。
实况:(外行看不出来,弹性松了紧了,影响不大,或者看款式或者觉得价格。)
在近期本市的泳装产品质量抽查中,18个批次中就有5个批次不合格。对此,市工商部门表示,将对销售泳装的经营户加大监管力度,尤其加强游泳馆周边小店的巡查力度,重点打击查处销售三无产品的行为。